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五分彩计划软件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银保监会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外资银行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这些与“钱袋子”相关的个人信息,你留意了吗?

来源: 新华社 ?2021-02-22 13:30:07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卡还在,钱被盗刷了”“刷卡单随手遗弃,遭遇钱财损失”“为礼品填网络问卷,遭遇电话骚扰”……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其背后多半与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有关。

      当下,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广泛收集者、使用者,但一些机构对消费者的金融信息保护却不容乐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文章指出,某些头部互联网平台在格式条款、信息收集和使用、营销宣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快来一起了解部分机构采集个人金融信息的常用“套路”吧,助你擦亮眼睛,“反套路”。

      1、“条款”内容繁多、专业性强,消费者被过度收集信息而不自知。

      在手机上注册金融类应用软件时,往往会出现以格式合同形式发布的相关条款及隐私权政策声明,要求用户同意授权。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读过这些内容繁多、专业性很强的“条款”。即便消费者仔细阅读了条款,如果不同意,往往就意味着不能使用该软件。

      殊不知,在实际执行中,这类条款往往过度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除了一些必要信息之外,不少互联网平台额外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身份信息、交易信息、资产负债信息、诉讼信息、履约信息及履约能力判断信息等。

      在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相关人士看来,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对信息收集范围掌握绝对“话语权”,收集的“必要信息”范围过宽;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互联网平台收集的信息内容也许并不真“知情”,也并非真“同意”。

      为此,今年1月人民银行公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等事项。

      2、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数字足迹”,“精准营销”的诱导性极强。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遭遇:才搜索过某品牌新款手机,小贷公司的消费贷广告就出现在眼前;刚在朋友圈赞美过一位明星的颜值,医疗美容整形和“美容整容贷”的推荐就翩然而至……

      这些“精准营销”的背后,正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充分掌握”。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会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数字足迹”,不当使用数据驱动式营销策略。

      在用户诸多“数字足迹”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包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构建起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信用”支柱。通过挖掘用户的金融行为,分析用户金融行为特征,大量推送金融营销广告,使“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被一些资信脆弱人群所接受。

      当更多的高风险、低净值人群被吸引进入“无抵押消费贷”陷阱时,金融风险也就悄悄开始酝酿。因此,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提醒,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适度的前提下挖掘信息价值,促进消费升级,而不是薅信息“羊毛”,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3、互联网平台提高了信贷的“可获得性”,却往往忽视“可负担性”。

      借钱不用在亲朋好友面前“低声下气”,只需在互联网平台上申请贷款,便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诚然,这提高了信贷的“可获得性”,但对于资信脆弱的人群而言,极大的诱惑背后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可负担性”。

      在课题组看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能脱离消费者保护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根基,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树立“负责任金融”理念。

      课题组建议,依法将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反垄断审查,规范大型互联网平台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等。

      4、消费者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专家建议:

      (1)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切勿出租、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勿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合同条款以及填写个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非法使用;

      (5)不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交易凭证,对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使用碎纸机销毁;

      (6)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如遇到此类情况应提高警惕,必要时立即报警;

      (7)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 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防止身份证件复印件被移作他用。(吴雨、唐健辉)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央行下发区块链技术应用评估规则

      2020年07月22日16时41分
    • 银行理财收益“六连降” 未来如何守住“钱袋子”

      2018年09月18日15时47分
    • 四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1年03月08日09时59分
    • 光大银行回应手机APP隐私政策说明

      2019年12月06日11时10分
    • “群雄逐鹿杯”四季度榜单大揭密:春季躁动行情下,这些机构拔得头筹!

      2021年01月27日10时10分
    • 银保监会、央行:进一步简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的提取手续

      2021年02月04日13时09分
    微摄APP精彩图享
    友情链接
    • 艺术品银行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中国金融网简介
    • 合作伙伴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zgjrw2010@126.com
    • 广告部:1760607283@qq.com

    五分彩计划软件

    申博娱乐sunbet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1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澳门二分彩 广西快三官方网站 香港六合彩开码
    申博138真人在线娱乐 申博138真人荷官 菲律宾申博娱乐 申博官网开户 银博网
    电子游艺现金网 竞彩足球开奖结果 HG名人馆国际 永利博游戏直营网
    重庆五分彩计划软件 甘肃快三 香港马经彩坛 五分彩是真的吗
    广西快三一定牛走势图 pc蛋蛋幸运28在线预测 江西11选5时时彩网 pc蛋蛋幸运28在线预测
    388TGP.COM 134sun.com 67jbs.com 587sunbet.com 5TGP.COM
    768jbs.com 101ib.com 187PT.COM 678XTD.COM 888sbmsc.com
    383PT.COM 957SUN.COM 195PT.COM 131PT.COM rq138.com
    3333XSB.COM S618Y.COM 555TGP.COM 18s8.com 33sbib.com